大媒體娛樂文創&產業平台
  • 資料庫
    • 專題報導 >
      • 2016年 9月號
      • 2016年 12月號 / 漳州影視
      • 2017年 元月 專題報導系列 >
        • 專題報導系列二
        • 專題報導系列三
        • 專題報導系列四
        • 專題報導系列之五
        • 專業報導系列之六
        • 專業報導系列之七
        • 專題報導系列之八
        • 專題報導系列之九
        • 專題報導系列十
      • 2017年 3月號
      • 2017年 5月號 >
        • 專題報導一 上海玉成天賜珠寶公司
        • 專題報導二 千年汝窯
        • 專題報導三 貝葉經
      • 2017年 7月號 >
        • 胡娜 擁有愛與藝術天份的靈魂
        • 上海順風餐飲集團董事長吳稚
        • 把愛傳出去!台灣藝術家米凱莉作品在京引發關注
    • 特別報導 >
      • 2017年 7月號
      • 2017年 9月號
    • 產業觀點 >
      • 2016年 9月號
      • 2016年 12月號 >
        • 數位影音產業之文化新思維
        • 2016年新加坡亞洲電視論壇
        • 擦亮大三元酒樓金字招牌 / 邱靜惠用心經營堅持美味
      • 2017年 元月號
      • 2017年 3月號 >
        • 產業評論
    • 官方說法 >
      • 2016年 12月號
    • 學者觀點 >
      • 2016年 9月號
      • 2016年 12月號 >
        • 緯來電視網默默耕耘二十載
      • 2017年 元月號 >
        • 專家評論
      • 2017年 3月號 >
        • 法國電視萬象
      • 2017年 5月號 >
        • 法國如何開拓海外影視
      • 2017年 7月號 >
        • 法國如何開拓海外影視市場 ( 下 )
    • 文創產業 >
      • 2016年 9月號
      • 2016年 12月號
      • 2017年 元月號 >
        • 台灣影視業
        • 音樂殿堂
        • 舞蹈世界
        • STARLY GIRLS 星娘
      • 2017年 3月號 東極集團 >
        • 藝壇焦點 盧月鉛
        • 文創新聲 廣州玉書之家
      • 2017年5月號 文創園地
    • 媒介生態 >
      • 2016年 12月號 / 大陸市場
    • 人物專訪 >
      • 2016年 9月號
      • 2016年 12月號
      • 2017年 元月號
      • 2017年 3月號 陳琪樺 >
        • 大亨小傳 林東
        • 祥鑫電化 徐國棟
        • 南丁格爾企業 王穩盈
    • 新聞焦點 >
      • 2016年 9月號
      • 2016年 12月號 / 特報之ㄧ >
        • 特別報導之二
      • 娛樂焦點 2017年 5月號
      • 城市焦點 2017年 7月號
    • 產業動態 >
      • 2017年 7月號 >
        • 漳州開發區第七屆楊梅文化節正式揭幕
    • 產業焦點 >
      • 2017年 3月號 產業見聞
      • 3月號 產業聚焦
      • 2017年 5月號
      • 2017年 7月號 產業聚焦
    • 國際焦點
    • 影視 >
      • 影視焦點 2017年 五月號 >
        • 影視話題
    • 影音視頻
    • 文化聚焦 >
      • 2017年 7月號 文化特區
    • 藝術天地 >
      • 2017年 7月號 藝術天地 凌蕙蕙昇華藝術生命 >
        • 2017年 7月號 藝術饗宴
    • 市場焦點 >
      • 2017年 7月號 >
        • 申請美國長春藤或頂級名校的機會來了
    • 海外焦點 >
      • 2017年 7月號
    • NCC >
      • 2016年 9月號
      • 2016年 12月號
      • 2017年 元月號
      • 2017年 3月號
      • 2017年 5月號
    • 文化部 >
      • 2016年 9月號
      • 2017年 3月號
    • 旅遊
    • 2017年 7月號

學者觀點 2017年元月號

金馬獎暨金鐘獎的「得」與「失」

Picture
每年金馬盛會都能吸引兩岸三地大咖藝人,導演等幕前幕後工作人員齊聚一堂。
 
文/黃海星

宜朝奧斯卡前置模式去規劃
 
金馬獎、金鐘獎這二大獎的頒獎典禮已經播出了幾十年,其中有得有失,值得我們去討論,祈求未來的頒獎典禮會做得更完善與充實。
 
金馬與金鐘的優點何在

 
一、鼓舞並壯大影視產業的價值
  頒獎典禮的表揚不僅本身是一項藝術的成就,對於企業產業的市場,也有莫大的助益,使得影視事業繼續蓬勃發展,而且幕後工作者也可受到向上的鼓舞,沒有這個獎,幕後工作者永不見天日。願意永遠為影視事業而努力; 這才是金馬與金鐘兩大頒獎典禮得以延續至今的原因。對於影視產業的粉絲們而言,得獎者往往也是他們最崇拜的人,日久,便變成票房的保證。
 
二、導播技巧純熟
  近年來,這二大頒獎典禮的轉播,在電視台來說,可說是技巧純熟,畫面優美,節奏恰到好處,導播李麗芳真不愧為一位女中豪傑。
  正因為筆者也是導播出身,昔日也曾導過類似節目,才深覺把一個雜亂無章的大拼盤,經過去蕪存菁後,整理到如此順暢,實在不易,這其中要運用多少經驗,嘗試多少手法,才能轉播成功,希望李麗芳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三、得獎藝人名利雙收,未得獎者更是一項努力指標
   得獎在影視產業來說,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得獎者不但片酬高漲,藝壇地位穩固,而且表演的機會大大增加,一家大小的生活無慮,難怪很多藝人終其一生,也得不到一個獎項,而引以為憾。我倒願意勉勵得獎者,絕不可因之傲慢,反而更應該抱著感恩的態度對社會做出善意的回饋。對於曾失敗者,絕不可氣餒,要再接再厲,奮戰不懈!
 
四、讓台灣的影視產業與國際藝術接軌
  由於影視獎勵年年舉行,使得台灣的影片、節目及藝人們,廣為國際人士所熟悉,而增進了台灣的國際地位,尤其是全球華人市場,更引以為話題,昔日的李小龍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而頒獎典禮本身不時邀請外賓影星參與,也促進中外影視人才的交流,宋楚瑜擔任新聞局長時,那一年的金馬獎收視率最高,原因無他,就是請了伊莉莎白泰勒當特別來賓的緣故,據說那年所花的經費也是破歷年來的紀錄,由於玉女的參與,使得金馬獎從此享譽國際!


 
   二大獎的缺失是什麼?
 

在製播這二大頒獎典禮的時候,其籌備時間太短,動用的人力與物力都不夠,所以缺點也不少,比較重要的有四項,完全屬於人為的,並非經費太少的緣故:
 
一、頒獎典禮節目時間太長
  我們在觀賞典禮時,往往覺得節目太長了,有時候長達五到六個小時,令人只好放棄觀賞部份獎項,或者睡ㄧ覺再起來看,原因是主辦單位在做爛好人,為了給參獎者一個交待,能播就播,至於電視台則是為了多播出一些廣告,增加其利潤,所以往往播到半夜,叫人受不了,長久以往,會降低收視率,對於這二大獎賞,並非是好的發展。主辦單位要再考慮,節目全長(含廣告)以不超過三小時,才是最佳播出長度。
 
二、金鐘獎的評審邀請有所偏差
  金馬獎的評審,我們覺得還可接受,惟獨金鐘獎的評審,邀請方向上有所偏差,主辦不得不慎重斟酌!當獎項揭曉的時候,人們常有一種驚訝的感覺或陌生存在,原因無他,就是評審的結果不盡令人滿意,不但業者不能心服口服,藝人們也大喊不公平,足證我們提出這項質疑的正當性。
 
  評審的邀請及結果,如果能與欣賞者同步,就不會產生那麼多的是是非非,也就是說今天我們要研究,到底是那些人在觀賞電視節目,根據統計與觀察,坐在電視機前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與家庭主婦,最少有七成壯年人偶而選擇性看看新聞與體育,小朋友也只有在卡通時間才出現,青年人則早把上網取代一切,而我們的評審大部分是壯年人與中年人,中老年紀的評審少之又少,他們平常是不看電視節目的,今為了評審只好趕鴨子似地「惡補」一番,如此評審的結果,觀眾會滿意嗎?
 
  所以主辦單位對於評審的邀請方向宜多方琢磨,年紀較大的評審比例要多,俱有文藝修養的家庭主婦,也不可缺少,一般的市井小民也應在網羅之列。
 
三、表演節目不夠精采
  歷年來,有好幾次收視率頗高的頒獎典禮,都是因為頒獎人夠份量,以及表演節目精彩的緣故,如果每年的節目中,能有央視春晚節目的水準,收視者一定大大增加。
 
  當然要達到這個目的,經費必須從寬編列才行,這也是事實,俗話說:錢要花在刀口上,文化部在輔助頒獎典禮的經費上,要特別重視與撥付,使主辦單位能夠請到國際性的來賓演出,同時也可增加台灣在世界藝壇上的知名度,何樂不為!
 
四、部份獎項不必年年頒獎,可以從缺
  我參考了德國的柏林影展與法國坎城影展,發現他們有些獎項,在某些年度裡是從缺的,他們認為,好比燈光設計獎,去年有三部影片都很夠水準,但只能取一名,今年則無一傑出的燈光設計者,卻硬給予頒獎,是否對不起去年落選的二位燈光設計者,這也是十分有建設性的創新作為,何況,減少獎項也可縮短播放時間,豈不是一石二鳥!
 
   外國「奧斯卡」的前置模式,值得效法
 

  有一年我率團赴美宣慰僑胞,提早了一個禮拜出發去參觀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的前置作業,感觸良多,當時歸來後,本想有所建言,後來發現我們的製作經費少得可憐,根本無法達到那種境界,就作罷了。但是今天的觀念又改變了,社會環境比較注重整體性,也較以前捨得花錢去求知求好,即可一言再言。
 
  美國影藝學院,從頒獎典禮一結束,馬上就成立下一屆金像獎的工作小組,除了檢討上一屆的缺點外,也動用美金數百萬元聘用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數十人,分成好幾組來進行前置作業,用一年時間來籌備,其組合是這樣的:
 
(一)表演組:負責找尋適合的主持人及頒獎者,從幾十位候選中逐漸淘汰,最後不到十名入選者,當然包括他們的時尚用語、衣著和生活、表演內容,都在考量之內,由資料組負責收集他們的資訊。
 
(二)入圍組:各類獎項的候選人,一一從已拍完成或正在拍攝中的影片中去尋找可能的入圍者,這項工作十分繁重,而且特別重視保密性,籌備人員均須簽約保證不得洩漏風聲,連家人也不知道親人在負責什麼?其對入圍者的客觀與公平,更是視為唯一法寶。
 
(三)資料組:專門收集所需人員的資訊 ,他們拍過多少部影片,每月花費多少,思想是否偏執,均在調查之列,這組約有十幾位,配備著充分的車輛與攝影器材。甚至包機也出現過,是各組中人數最多的,當然,其保密性也不容置疑。
 
(四)媒體組:類似我們的發言人組織,專門針對媒體的需求有所供應,任何個人均不得對外發言,對於友善的媒體,他們甚至協助媒體派人混入某些小組中去了解實際狀況。
 
(五)行政組:一般行政支援,經費提撥,對外可以公開的交涉單位。
 
以上建言,希望文化部影視局能夠重視採納!
 
Picture

























(本文作者黃海星為前台視資深導播,衛星電視頻道總經理,現為影視專欄作家)
​本文受著作權及智財法保護,不得任意轉載與刊用,如需使用則需取得本社同意並註明出處。

  • 資料庫
    • 專題報導 >
      • 2016年 9月號
      • 2016年 12月號 / 漳州影視
      • 2017年 元月 專題報導系列 >
        • 專題報導系列二
        • 專題報導系列三
        • 專題報導系列四
        • 專題報導系列之五
        • 專業報導系列之六
        • 專業報導系列之七
        • 專題報導系列之八
        • 專題報導系列之九
        • 專題報導系列十
      • 2017年 3月號
      • 2017年 5月號 >
        • 專題報導一 上海玉成天賜珠寶公司
        • 專題報導二 千年汝窯
        • 專題報導三 貝葉經
      • 2017年 7月號 >
        • 胡娜 擁有愛與藝術天份的靈魂
        • 上海順風餐飲集團董事長吳稚
        • 把愛傳出去!台灣藝術家米凱莉作品在京引發關注
    • 特別報導 >
      • 2017年 7月號
      • 2017年 9月號
    • 產業觀點 >
      • 2016年 9月號
      • 2016年 12月號 >
        • 數位影音產業之文化新思維
        • 2016年新加坡亞洲電視論壇
        • 擦亮大三元酒樓金字招牌 / 邱靜惠用心經營堅持美味
      • 2017年 元月號
      • 2017年 3月號 >
        • 產業評論
    • 官方說法 >
      • 2016年 12月號
    • 學者觀點 >
      • 2016年 9月號
      • 2016年 12月號 >
        • 緯來電視網默默耕耘二十載
      • 2017年 元月號 >
        • 專家評論
      • 2017年 3月號 >
        • 法國電視萬象
      • 2017年 5月號 >
        • 法國如何開拓海外影視
      • 2017年 7月號 >
        • 法國如何開拓海外影視市場 ( 下 )
    • 文創產業 >
      • 2016年 9月號
      • 2016年 12月號
      • 2017年 元月號 >
        • 台灣影視業
        • 音樂殿堂
        • 舞蹈世界
        • STARLY GIRLS 星娘
      • 2017年 3月號 東極集團 >
        • 藝壇焦點 盧月鉛
        • 文創新聲 廣州玉書之家
      • 2017年5月號 文創園地
    • 媒介生態 >
      • 2016年 12月號 / 大陸市場
    • 人物專訪 >
      • 2016年 9月號
      • 2016年 12月號
      • 2017年 元月號
      • 2017年 3月號 陳琪樺 >
        • 大亨小傳 林東
        • 祥鑫電化 徐國棟
        • 南丁格爾企業 王穩盈
    • 新聞焦點 >
      • 2016年 9月號
      • 2016年 12月號 / 特報之ㄧ >
        • 特別報導之二
      • 娛樂焦點 2017年 5月號
      • 城市焦點 2017年 7月號
    • 產業動態 >
      • 2017年 7月號 >
        • 漳州開發區第七屆楊梅文化節正式揭幕
    • 產業焦點 >
      • 2017年 3月號 產業見聞
      • 3月號 產業聚焦
      • 2017年 5月號
      • 2017年 7月號 產業聚焦
    • 國際焦點
    • 影視 >
      • 影視焦點 2017年 五月號 >
        • 影視話題
    • 影音視頻
    • 文化聚焦 >
      • 2017年 7月號 文化特區
    • 藝術天地 >
      • 2017年 7月號 藝術天地 凌蕙蕙昇華藝術生命 >
        • 2017年 7月號 藝術饗宴
    • 市場焦點 >
      • 2017年 7月號 >
        • 申請美國長春藤或頂級名校的機會來了
    • 海外焦點 >
      • 2017年 7月號
    • NCC >
      • 2016年 9月號
      • 2016年 12月號
      • 2017年 元月號
      • 2017年 3月號
      • 2017年 5月號
    • 文化部 >
      • 2016年 9月號
      • 2017年 3月號
    • 旅遊
    • 2017年 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