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影視產業出路 困局與僵局
產官學建言尋共識 解套與解放
文/辛澎祥
一場由元智大學大數據數位匯流與創新中心所主辦的【影視產業與新匯流法】論壇,面對新媒體大勢所趨以及現有法令管理與規範上的時空落差,導致市場亂象頻傳產業失衡,與會產官學人士企圖尋求觀點共識,但部份學者卻對現有法令落後、產業發展現況萎縮頗為不滿,面對外來OTT大軍壓境,與會者皆表達憂心。
文化部次長丁曉菁以「文化內容科技應用旗艦計劃」為題發表演說。她表示,數位匯流產業革命顛覆了傳統媒體發展模式,在內容為王的全球潮流中,台灣身處世界核心地位,既是危機也是轉機,政府已將文化內容科技應用旗艦計劃列為2017年的政策推動,藉由科技促進文化發展,用政府力量支持投資動能,讓投資方與創造方進行整合,使文化事業體質更加強韌。丁曉菁指出,在策略推動層面上,利用科技工具,強化素材轉譯成為IP之能力,同時整合內容與服務系統平台,輔導推動IP授權經紀及融資,打造國家品牌,呈現文化科技創新價值鏈的目標。
面對台灣電影文化的存在價值議題,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所長焦雄屏表示,校園仍有豐沛的創作力,有不錯的機會與發展方向,但後續的因素都要有解決方案,她認為台灣根本沒有電影產業,台灣一年生產出的劇情片不到十部,受歡迎的只有2或3部,電影科系畢業生何去何從?整個產業無法提供就業機會,最嚴重的是台灣市場太小,電影又是大資金、多人才,好的故事要成為作品,過程相當艱難。對於政府所提出的南向政策,焦雄屏認為是空談,南向行銷禁不起考驗,未來必然淪為泡沫化。她對台灣電影現況發展極為悲觀,好的人才都已前往大陸,產業環境惡化,人才困窘,空談政策毫無意義,政府主管機關對產業鏈不去理解而一昧畫大餅是相當不可行的。
台灣師範大學教授董澤平則指出,台灣發展文創產業,其實就是影視作品,透過跨平台與跨媒體整合,建構影視的創新創業新時代。董澤平指出,目前全球蓬勃發展中的新媒體風潮,都與影視產業有關,讓IP著作成為市場主力,藉由影視作品的行銷與科技化,未來必將成就產業巨大商機。
董澤平強調,從台灣電視劇產業發展歷程來看,戰略應可調整為運用新行銷科技,包括互聯網、社群及視頻網站營銷,並透過大數據進行產業分析,同時整合文創設計公司做周邊產品的開發,並因而進軍資本市場,打造華流趨勢,藉以整合集團資源與跨媒體傳播策略,拓展大中華海外文化市場。他認為產業發展政策,必須整合政府相關部會與國營事業資源,設立影視專業智庫與振興機構,研擬產學合一的影視內容與跨域人才培育方案,立法與修法須營造有利影視新興產業創新創業發展空間。
大力推動這次論壇的立法委員陳學聖表示,文化產業與影視議題已經排除政治干預,並在立法院形成共識,如「金馬獎」要維持超然獨立組織也順應潮流進行設計,不過對外來劇的管控與保障台灣業者生存競爭力,文化部未來要趨於嚴厲。同時,未來公廣集團也要發揮實驗基地的功能,並建議由政府出資把華視民股買下,形成純公營電視台,藉以與商業電視台競爭,文化部影視產業局與國家電影中心未來也將進行戲院票房的記錄審驗,以掌握台灣電影票房的動線。
針對目前OTT全面風行,政府管理上束手無策的清況,陳學聖委員認為,包括大陸愛奇藝、騰訊、樂視在台灣所擁有極為可觀的收視群,政策又不准這些視頻商落地營運,如果NCC或文化部要管,就給予合法化,如果不管,就讓這些業者自由化,不能曖昧模糊,引發爭議。
針對OTT大軍壓境所涉及的法律定位與管理問題,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委員陳耀祥表示,國內業者目前面臨的挑戰包括:外來的威脅,因為境外OTT已有相當知名度與流量,且有盜版的嚴重問題,而內部整合與能力上,也有技術能力尚待提升,能量整合不足與人才流失的困境,加上民眾付費意願低與業者心態不夠健全,內容取得成本高與自製能力低落等因素,同時寬頻費用過高,國內市場太小,廣告量不足及點擊率衡量與整合問題,形成運營上的極大困境。
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劉定基則從數位匯流時代視訊媒體管制的重要課題上指出,在OTT形成全面收視風潮之際,他是樂見市場競爭的局面,因為真的看了太多的重播影片了,NCC應該致力排除競爭的障礙,面對OTT的迎面襲來,政府主管機關要想清楚為什麼要管? 否則寧可不管,也要反思對舊媒體的管制是否過多,政府應謙卑的掌握市場脈動,多聽外界聲音,並且要承認NCC的管制有時候真的比不上那隻看不見的手。
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丘昌泰則提出質疑,他說,台灣的政府機關究竟如何發展線上影音內容產業,政府機關到底能為台灣年輕人做些什麼?既然是放在內容產業上,明顯的問題是,產業量能不足,當務之急當然是鼓勵年青人搞影音產業,快速的增加量產,而且變成是年青人創業的主力方為上策。丘院長強調,政府的責任在於建立健全的市場,不是補助,也非管制,授權問題、智慧財產保護問題都必須盡早確立,境外侵權的案例不少,但兩岸關係主宰一切,目前也難以釐清,至少先解決國內授權與侵權問題,政府要股勵年輕人OTT創業,讓青年發揮他們熟悉與了解的台灣題材,政府必須政策鼓勵,才有機會發展與形成產業商機。
(本文作者辛澎祥為大媒體娛樂文創&產業平台總編輯)
本文受著作權及智財法保護,不得任意轉載與刊用,如需使用則需取得本社同意並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