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前瞻 預見未來
|
《專題報導系列六》
|

汪威江 (中華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理事長
中華節目內容製作產業發展協會 理事長)
‧推動兩岸影視產業交流多年,認為漳州影視基地的未來發展潛力十足。
萬星傳播黃錦鳳總經理在漳州所經營的海峽兩岸影視製作基地,專業攝影棚的面積與設施都相當完整與完善,對一些搭景與實景拍攝的劇組而言,確實相當便利,尤其大場景與多棚景製作使用,都能在此獲得滿足,再加上漳州港、雙魚島的高度開發建設,在未來都能達到棚內搭建,外景拍攝的相輔相成效益。尤其,漳州、廈門與台灣距離不遠,景觀一致,有山有水,都市建設宏觀美麗,都會吸引更多兩岸的劇組到此拍攝影視節目,漳州基地恰巧補足了廈漳的需求,加上生活條件與機能的完備,影視基地潛力發展後續可期。
漳州影視基地的前瞻性與未來性可以預期,也看見了黃錦鳳總經理的獨到眼光與精準的判斷,尤其黃總十幾年來在福建努力建立的人脈,終於等到了開花結果的這一天。同時,漳州保留了許多中國傳統建築景觀,未來在基地,不僅是攝影棚搭建古裝場景,或外在的古代建築,都能滿足明初或清裝劇拍攝,可謂宜古宜今。在4K、8K技術趨勢下,高畫質拍攝更能突顯視訊品質,漳州海峽兩岸影視製作基地的未來發展更加受到關注。

陳清河 (前台視 董事長/ 現為世新大學 副校長/教授 )
‧對影視基地的營運有助兩岸影視交流一事表達正面支持之意。
看到萬星傳播黃錦鳳總經理一手籌建到啟用的漳州海峽兩岸影視製作基地,感到十分的佩服。定位為海峽兩岸的製作平台,也反應了對兩岸影視產業提供完整服務的核心價值。尤其黃錦鳳總經理在廈門經營事業有很長一段時間,早期她拍攝台灣本土劇並在廈門電視台播出,受到高度好評,主要是兩地口音接近,台灣演員融入大陸進行合作並無障礙,從此造就她在廈門生根發展的決心。
大陸也有不少的影視基地或園區,但就是沒有一個像漳州基地如此完整與功能齊備的,大陸招商局提供土地協助,鼓勵了黃錦鳳董事長的努力耕耘,在親力親為全心投入下,終於更上一層樓,喜見豐碩收成。
漳州影視製作基地的攝影棚,可說是最大的賣點,也是亮點,現成與完整的棚內搭景拍攝作業,專業高端後製的功能設施,讓劇組在此盡情發揮創意與功力,這就更能吸引兩岸的劇組與節目製作團隊到漳州影視製作基地進行創作。不過,黃總經理在發展與推廣本土劇之外,必須思考新媒體發展的趨勢與新局面,在現有攝影棚的設施與專業人才條件下,強化節目創新與行銷創意的作法,吸引年輕族群的導入與收視,迎合潮流的轉變,機動因應作業上的調整,對影視基地與攝影棚的營運發展將有正面的助益。

曠湘霞(前中央廣播電台 董事長/前公共電視台 總經理
‧產官學背景與豐富媒體閱歷,對影視基地的未來賦予樂觀期待。
我看了漳州影視基地及攝影棚之後,確實十分感動,台灣與廈門生活條件接近,兩地交通方便,語言溝通無障礙,文化背景也相通,也使得基地的建置完成所提供影視製作業界更加便捷。這麼一個具規模的影視基地與攝影棚,不僅要有經營的實力,更會是一個極大的投資,我蠻佩服萬星傳播黃錦鳳總經理的魄力與眼光,基地未來所帶來的效益是可以預期的。黃總經理能夠選擇到漳州籌建影視製作基地,主要還是與市場有關,並要有足夠的製作量才能達到永續經營的效益。
廈門漳州的氣候和台灣一樣,兩岸的影視製作業者更因此而擴大合作與交流,雖然大陸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影視基地,但都沒有像漳州這麼好的軟硬體設施條件,能夠在兩岸交流的基礎上推動影視製作行業的合作,這對當地經濟、人文、發展都有正面意義,尤其台灣與內地業者的交流合作型態,也因為漳州影視基地的啟動而出現新的動能與機會,這樣的情勢發展可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的成熟所致。
‧產官學背景與豐富媒體閱歷,對影視基地的未來賦予樂觀期待。
我看了漳州影視基地及攝影棚之後,確實十分感動,台灣與廈門生活條件接近,兩地交通方便,語言溝通無障礙,文化背景也相通,也使得基地的建置完成所提供影視製作業界更加便捷。這麼一個具規模的影視基地與攝影棚,不僅要有經營的實力,更會是一個極大的投資,我蠻佩服萬星傳播黃錦鳳總經理的魄力與眼光,基地未來所帶來的效益是可以預期的。黃總經理能夠選擇到漳州籌建影視製作基地,主要還是與市場有關,並要有足夠的製作量才能達到永續經營的效益。
廈門漳州的氣候和台灣一樣,兩岸的影視製作業者更因此而擴大合作與交流,雖然大陸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影視基地,但都沒有像漳州這麼好的軟硬體設施條件,能夠在兩岸交流的基礎上推動影視製作行業的合作,這對當地經濟、人文、發展都有正面意義,尤其台灣與內地業者的交流合作型態,也因為漳州影視基地的啟動而出現新的動能與機會,這樣的情勢發展可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的成熟所致。
江奉琪 (前中華民國影劇協會 理事長
前中影 總經理/前中視 總經理) ‧對影視基地的規模,表達正面推崇立場。 很高興看到漳州影視製作基地有這樣好的規模,尤其專業攝影棚佔地廣,高度十分可觀,設計上十分實用,非常適合劇組拍攝取景使用,要在兩岸之間找到這麼有規模的攝影棚,事實上也很難了,可以說具備了先天上的優勢。 統籌規劃與運營這個影視製作基地和攝影棚的萬星傳播公司總經理黃錦鳳,為人務實低調,不會刻意製造場面,做人做事都很實在,由她負責主導攝影棚與製作相關的事情,會取得大家的信任,也都很放心她的做事風格。目前聽說兩岸有好幾個劇組在漳州影視製作基地取景拍攝,也都認同在工作與生活條件的提供上有一條龍的服務,這是相當難得的作業模式。黃錦鳳總經理在兩岸影視業界享有正面口碑,她熱心幫助藝人,互動密切,她的成功絕非偶然。 |

林錫輝(前台北市影音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理事長
現為台灣電視劇製作產業聯合總會 會長)
‧強調影視基地要強化宣傳辦理兩岸活動,才能吸納兩岸劇組人才進駐。
萬星傳播公司黃錦鳳總經理以一個台商的身分,到大陸開疆闢土,建設了影視基地,這種精神是令人佩服的,更要鼓勵她,嘉獎她,尤其一個女性身在異鄉打拼,能做出這樣的成績也是十分難得的,影視製作基地延伸出來的周邊效益也會相當可觀,未來在兩岸影視交流的角色和定位,也佔有一定的份量。
不過,單憑這麼一個影視製作基地及攝影棚,要說所帶來的影響,或許也賦予他太大的責任了,只是說有了這樣一個頗具規模的影視基地和專業攝影棚,對兩岸影視產業絕對是有實質的幫助,要讓基地和攝影棚肩負起更大的責任,有其主客觀的因素,大陸這方面是否能提供資源和協助,也將決定漳州影視基地的營運效益。
我認為在黃錦鳳總經理所主導的影視製作基地,未來兩岸之間是否要計劃推動宣傳與主辦兩岸影視產業活動,以打開市場知名度,創造兩岸業界需要,才能具體發揮影視基地的發展成效。從兩岸影視製作產業交流發展這個利機點來看,我相信對大家來說是一樁好事,以產業界永續運營的角度來看,漳州影視基地確實給了兩岸之間的互動合作有了一個更好的機會。

陳志寬 (前新聞局電影處 處長/現為台灣電影文創
協會 理事長)
‧對影視基地的現況與未來產業定位,強調台灣當局要能重視產業的需求做出具體因應。
我看了漳州影視製作基地及攝影棚之後,深深感覺大陸政府對影視產業發展的重視,尤其他們結合黨政企的資源和力量,成為中央支持,地方視為經濟發展的一環,漳州基地的建設啟用確實是好事一件。台灣這方面,由於行政效率出了問題,很多產業界提出的建言或建議案,到最後都無疾而終,不了了之,十分可惜。最近聽到台中,台南及高雄市政府,都有意搞影視基地,但必須中央結合地方政府的力量才有成功機會。
台灣為什麼弄不起來影視基地或園區?我覺得是政府態度問題。政府一定要重視影視產業,因為那是文化的一部份,台灣影視產業和大陸比起來,已經顯得非常弱勢,而漳州和台灣距離近,交通便利,非常值得交流運用,尤其兩岸交流合作不能中斷,文化融合不能中止,萬星傳播總經理黃錦鳳花了這麼多的心力把漳州影視製作基地弄起來,為台灣劇組和藝人創造商機,這是非常偉大的情懷,令人十分佩服。
今年四月我會提出電影新秀人才培訓班,邀請東南亞國家的電影專家實務工作者來台授課,也呼應政府的南向政策,台灣要影視人才,一定要從基礎紥根,有了人才,才能創造作品,才有匯集資金的可能,才能形成產業規模,也期待台灣早日能有像漳州影視製作基地這樣的願景實現,也特別要向萬星公司黃錦鳳總經理,泛音達公司劉益東董事長道賀,他們的身先士卒,必定歷史留名。

林銅城 (前中視文化公司 總經理
現為華訊事業文化公司 執行長)
‧認為影視基地的兩岸產業連結,應從漳廈為主軸向大中華華人區做延伸發展。
萬星傳播公司總經理黃錦鳳,是我多年的好友,這幾年她在福建努力建立口碑,推動兩岸影視藝人交流合作,成績顯著,最近她花了很長的時間在漳州啟動了規模很大的影視製作基地,提供兩岸劇組拍片及藝人演出的一個重要平台,黃總經理這種過人的魄力與毅力,我個人是極度的支持與肯定的。
台灣因為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影視產業又受到大陸及日、韓等國的激戰影響,失去了以往的優勢,大陸這些年資金、人才、設備與跨國整合優勢條件,而台灣的影視節目市場競爭力日漸萎靡不振,情況愈加複雜惡劣,讓人十分憂心。
還好有黃錦鳳總經理這樣的有心人,不計成敗,不論毀譽,願意從兩岸影視製作交流的角度出發,為台灣藝人謀求生路,也為劇組爭取安排更多的合作與開發的機會,這種奉獻的精神真的是讓人敬佩,希望台灣當局能重視兩岸交流的重要性,對本土影視產業的扶持與轉型多多展現政策支持,以黃錦鳳總經理一位台灣影視企業主角色的決心,都能在兩岸交流平台上發聲發話,政策導引與支持可謂關鍵。

林維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副教授)
‧漳州影視基地的啟用營運所帶來的意義與價值,是極具正面性與功能性的。
看到漳州影視製作基地的規模,深深覺得萬星傳播公司黃錦鳳總經理投注心力進行開發營運,令人感佩。這幾年台灣影視業已面臨極大困境,黃總經理仍在排除萬難的情況下,為台灣影視製作業尋求出路,這一點是頗令人感佩的。個人長期觀察影視產業的發展面向,大陸這些年來資金充裕,人才輩出,影視產業蓬勃發展,相較之下,台灣的優勢不再,加上韓流市場威脅,台灣業者經營上更加辛苦艱困,雖然兩岸業界交流合作的模式很多,但大多傾向大陸資金靠攏,台灣人才很多,但不敵大環境的惡劣,發展態勢愈加慘烈。
面臨如此的台灣優勢不再情況,黃錦鳳總經理仍願意投資建設,拉攏人脈,整合資源,呈現兩岸影視製作基地與攝影棚,讓台灣藝人劇組有更便利的專業技能發揮,黃總經理的整體規劃與績效,應該要讓更多人看得到,台灣更要走出去,才能有更多的機會。雖然台灣也有專門開發的影視基地,但是成功的並不多,漳州影視基地的未來發展空間很大,對兩岸影視產業都是個新的啟示。台灣能有像萬星傳播黃錦鳳總經理這樣的決心,改造環境,掌握自主權,這是非常值得鼓勵的。
辛澎祥(大媒體娛樂文創&產業平台 總編輯) ‧看過了漳州影視基地之後,台灣的電視業界要有覺醒及轉型的準備。 認識萬星傳播公司總經理黃錦鳳這麼多年,只知道她在福建廈門將事業發展做了清楚的定位,沒想到她已經在廈門落地生根,開枝散葉了。這次專程到她的漳州海峽兩岸影視製作基地參訪,光是攝影棚就有2600坪,這麼大的面積,有兩個專業內景棚再加上機動搭建的特殊棚與附加的功能房舍,是所有台灣攝影棚的總和都趕不上的。 這樣多功能超配置的影視製作基地,透過連結兩岸影視文創產業所整合出的資源與效益,將彰顯未來兩岸交流的深廣高度,也創造了影視產業未來發展的深摯商機。 黃錦鳳總經理所領導的專業團隊,已經在台灣影視業界創造了亮麗的成績,所製作的電視劇有口皆碑,評價不斷,她在這樣的紮實穩固基礎上,卻在十年前義無反顧前往廈門另尋商機,落實夢想,漳州影視製作基地的落成啟用,讓她的築巢圓夢得到具體實踐。一個這麼有遠見、有膽識的電視人,值得政府重視,業界推崇,學界關注,在兩岸交流的平台角色中,黃錦鳳總經理的一舉一動,勢必更加成為矚目焦點,影視製作產業的轉型發展,愈加顯得勢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