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如何開拓海外影視市場 【下】
文/董竹英
幾個關鍵統計數字:要怎麼收成就怎麼栽
怎麼栽:在電影長片方面,聯盟每年補助80個國內的法國電影節、60個國際電影節、300名演員或導演的旅費、建構一個由800個發行商、購買法國影片的電視商、全球電影展的選片人及1200位外國記者組成的國際工作網,每年安排2500場訪問、統計法國電影在全球50個國家的放映情形及在全球30個國家200個電影頻道的播送情形。
在電影短片方面:
推薦送選5000部短片至100個國外影展參加預選,500部短片共1300個拷貝入圍全球45國的170個影展,70部短片獲得100個獎、負擔45人次的導演或製片的旅費、200部短片經過17個短片委員會的審視、補助105部短片製作字幕。
怎麼收成:經過法國外交部與駐外單位多年來的持續努力,如今使法國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出口國,捍衛了法國的多元文化並活絡了法國的經濟外交。三分之二的電影產品輸出到至少一個外國地區。平均每一天都會有至少一部的法國新片在全球電影院放映。平均每一天都會有40部的法國電影在外國電視頻道播出。
法國在4年內連續第3年在全球的法國電影觀眾超過1億人次,國外票房超過6億歐元,其中20%來自於動畫片(因為法國有全球最優之動漫學校Les Gobelins),亞州則是最大海外市場(2890萬人次,超過歐洲的2560萬人次及拉丁美洲的2230萬人次,而北美只有1540萬人次)。2015年是法國近20年來第3年的海外市場豐收年:是連續第二年法國海外觀影人數(1億6百萬)超過國內(7250萬),515部法國片在海外放映。
海外銷售排行榜:「小王子」(Le Petit Prince)的1500萬人次的觀影紀錄,是法國20年來海外賣座最佳動畫片,該片製片商因此獲「法國電影聯盟」(Unifrance)頒贈「法國電影獎」。2012年推出的「逆轉人生」(Untouchables),觀影人次逾2500萬人,為法國以外全球非英語片觀影人次最多的電影。
2015年法國、土耳其和德國合拍的劇情片「少女離家記」( Mustang),在法國國家電影與動畫中心補助與法國駐外單位的協助下,獲得美國第73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和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優先趨勢:文創產業與電影的密切關聯
數位化是未來創產業發展的關鍵。數位科技在文創作品(包含電影)的創作、生產及行銷的過程上產生了重大的變革,例如網路下載、線上音樂等,這種變化不管在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由於寬頻網路與手機的普遍使用,使文創作品與電影更容易與更深入消費者。
由於法國外交部對文創產業的重視,在結合相關機構與業者的合作下,外交部有兩項目標須達成:
1.開發多元新受眾:尤其是年輕人,而且不限於傳統的法語人士。
2.促進創作者與其產品的機動性:增進法國與國外業者的關係。
3.業者團體與法國文化協會的結合:訂定出優先的區域或優先的部門。
4.確保一個有規劃的有利文創發展的環境:參與有關文化與視聽的國際談判。
網路科技如何幫助法國文化及其多元化的發展,甚至對著作權的維護等,這些都是法國外交部的優先工作,因此,法國外交部在2009年至2010年提撥350萬歐元的特別預算,用於提升法國促銷文創產業的工具及海外工作。法國創設的線上「我的法國電影節」(www.myfrenchfilmfestival.com)就是一個明顯具體例子。電影是文創產業的一環,無疑的可說是結構完整有效率的外銷文創產業。
經濟發展與影響的關鍵:法國文創產業為法國帶來龐大的收入,同時也幫助觀光業的發展與提高法國大學的吸引力。法國政府結合業者,透過法國文化協會及法國電影聯盟等機構,支持文化產品與服務業的輸出。
隨著法國經濟外交與影響力的增長,文化與創意產業在傳播法國創意產業與扶持法國文化企業上卓有績效,例如法國舉辦「接觸法國」(French Touch)活動,以協調媒合文創業不同的部門與業者,共同合作,以增進法國文創產業在國際的競爭力與能見度。
法國文化與創意產業可稱是法國經濟的領頭羊,產值高達836億歐元,占法國國內生產毛額的3%,創造國內間接產值325億歐元,提供130萬個工作機會,是法國的關鍵產業之一,尤其是創造了超過30億歐元的外銷順差。
全球法語電影的觀眾高達1億6百萬人,法國35%的觀光客來法國是參觀文化節目,法國2013年輸出的文化產品金額為27億歐元,其中電玩居首(法國80%的電玩產品是輸出的),為9億4000萬歐元,次為書籍,8億2700萬歐元,第三位為新聞,3億6700萬歐元。其他外銷產業有: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廣播、電視、電影、時尚、設計、藝術與奢侈業。
法國廣電媒體在國際的發展
主要是協助法國公、民營媒體進入國際市場,其中國營「第五國際電視台」(TV5 Monde)、「法國24台」新聞專業台(France 24)、「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adio France International 簡稱RFI)及「蒙地卡羅國際電台」(Monte Calo Doualiya)優先,對全球或地區廣播。
1990年代,法國有感於國際新聞市場一向由英語系媒體主導,如美國的CNN、英國的 BBC World News ,甚至阿拉伯世界也設立了展現自己觀點的Al Jazeer衛星電視頻道,認為法國媒體的國際播送工作不僅是一個向國際宣揚法國文化的平台,也應該是發展法國影響力的地緣戰略關鍵,因此在對外媒體工作上需要一個統一的政策與行政指導,以協調法國所有向國際播送節目的國營媒體並提供資源、加強其工作能力,於是於2007年由法國薩柯奇總統(Nicola Sarkozy)指派他的視聽與外交顧問研擬方案,遂於2008年4月4日成立控股公司SNCF-A2,後來改稱為法國國外影視公司( Audiovisuel extérieur de la France簡稱 AEF),2013年6月27日又改為法國世界媒體公司(France Media Monde簡稱 FMM),目的是為了督導與協調法國國營廣播與電視公司在國際播送的活動,督導的對象為:法國24新聞專業頻道(France 24)、蒙地卡羅國際廣播電台(Monte Carlo Doualiya)、第五國際電視台(TV5 Monde)及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adio France internationale 簡稱RFI)
法國世界媒體公司為100%法國政府持股,15名董事,包括1名主席、5名國家代表、2名國會代表、2名人事代表及5名高等視聽委員會(CSA)代表。
預算:2014年為2億4930萬歐元(如以1歐元換算34元台幣,則為847億6200萬元台幣,按,我文化部105年度預算為101億5690萬元台幣,我公共電視台的國家預算則僅為9億元台幣),工作人員為1714人,其中1015人為記者,699人為技術與行政人員。
該公司由三個單位組成:
1.法國24新聞專業頻道:全天候持續播出的新聞專業頻道,有法語、西班牙語及阿拉伯語三個頻道,是法國第一家新聞專業全國電視頻道,可在有線、衛星及網路、手機收視。
2.蒙地卡羅國際廣播電台:以阿拉伯語播出的法國廣播電台,以網路及手機收聽,網址為:mc-doualiya.com.
3.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每日24小時以法語及12國語言播送即時新聞、專題報導及各類性質節目(電影、藝術、文化、科技、政治、環保、社會等)。
該公司也持有第五國際電視台(TV5 Monde)12.64%的股份,該台其他股份持有人為法國公部門、比利時、加拿大與瑞士等法語國。
該公司也設立網路電視台,如:France TV Pluzz:透過網路及手機,均可在全球各地收視法國國營電視台各頻道800多個節目,尤其是新聞時事、文化專題報導或娛樂綜藝節目,網址為:pluzz.francetv.fr。
France TV Info :法國網路電視新聞台:持續而現場同步的新聞,可從網路、手機、平板或家用電視,收視法國國營電視台每天6節新聞及9個主要新聞專題節目,網址:francetvinfo.fr
第五國際電視台(TV5Monde),全面綜合性及全球性的電視媒體:由於該台持續的播出電影與紀錄片及相關節目,對推廣電影深具影響力與重要性,故特別介紹如後。
該台的設立宗旨為:作為全球法語人的櫥窗、推廣多元文化、促進各法語國間的節目交流與法語節目的外銷、加強法語電影與法語電視節目的創製。
它是一個綜合性電視台,播送影片、電視電影、影集、紀錄片、新聞時事特別報導、綜藝娛樂節目、文化、音樂、運動、青少年節目,有些節目是自製,有些是外購,或者是重播結盟電視台的節目。
劇情片與紀錄片:每年播出250部影片、知名作者影片及200部影集及電視電影。有些影片是合製作品並得獎,該台也與許多影展單位合作,例如Namur法語電影節、安古蘭國際動漫節、La Rochelle 電視劇情片節等。每年播送300部有關各種不同主題的紀錄片:歷史、社會、文化、自然、藝術家特寫,線上訂閱(VOD)片庫有550部影片與3000部紀錄片。
新聞節目:每天播出10段新聞快訊、6段新聞報導節目、並轉播聯盟電視台的新聞報導節目:法國第二台(France 2)的晚間8時新聞、比利時法語電視台(RTBF)的下午1時新聞、瑞士電視台(RTS)晚間7時半新聞及加拿大廣播電視台(Radio-Canada)晚間10時新聞。每晚播出新聞時事報導、邀請有關文化、經濟或科技方面的專家討論或訪問。自製有關非洲、歐洲、阿拉伯及國際專題時事報導並轉播其他結盟電視台的專輯報導。
資本與預算:資本都來自於法國國營電視台與全球5個法語國的公部門,2013年的分配如下:法國國營電視台佔49%,法國世界媒體公司(France Média Monde)12,64%,法德Arté電視台的法國部門3,29%,法國國家視聽研究中心(INA)1,74%,瑞士11,11%,比利時11,11%,加拿大6,67%,魁北克電視台4,44%。
工作預算皆來自於法語股東國家的公務預算,例如2014年總預算為1億889萬歐元(台幣37億226萬元,我公共電視台的4倍),法國負擔高達70%的7623萬歐元(台幣25億9182萬元)的預算,比利時與瑞士各分攤7%的預算,加拿大4%,魁北克3%。
員額:2015年的員工人數為400人,其中65人為記者,十餘人為按件計酬臨時人員。
全球發展狀況:第五台在全球的發展是逐步漸進式的,首創台第五國際電視台歐洲台(TV5 Monde Europe)設立於1984年,附帶德文、英文、西班牙文、荷蘭文、羅馬尼亞文、俄文及法文等字幕。從1984年到2015年的31年間,在全球各地區共設立了8個不同語言的頻道,分別如下:
加拿大魁北克第五電視台(TV5 Québec Canada)設立於1988年,2.1992年設拉丁美洲台TV5 MONDE Amérique Latine,3.1996年設亞洲台(TV Monde Asie),播送地區為亞洲與太平洋地區,英文及越南文字幕、4.1988年分別設立美國台(TV5 Monde Etats-Unis)與5.北非中東台(TV5 Monde Maghreb-Orient),6.1999年設立瑞士法語台(TV5 Monde France Belgique Suisse)、7.2009年設立太平洋台 (TV5 Monde Pacifique),播送地區為遠東及大洋洲,字幕有英文、日文及韓文。8.2015年設立巴西台 (TV5 Monde Brésil)。
網路與多元通路的建置:隨著網際網路與寬頻的普及,第五電視國際台網路版(TV5Monde+)同樣可在網路及平板收看,網址為:tv5mondeplus.com。官網可以觀賞網路串流節目或訂閱片庫中的節目,或點選觀賞該台其他網路電視頻道或專業頻道。
該台另外播送3個網路頻道與2個專業頻道:
3個網路頻道為:
1.Tivi5 Monde+,2009年開播,以青少年及教育為主。內容為動漫、娛樂、教育及新聞等,針對3至12歲法與兒童設立的網路教育電台,法語國以外的全球地區均可從網路免費收視,網址為:tivi5mondeplus.com。
2.TV5 Monde+ Afrique,2010年開播,對象為非洲,內容含電影、新聞 、紀錄片等綜合性電視台。網址為:tv5mondeplusafrique.com
3.TV5 Monde Info,24小時連續性新聞專業台。
2個專業頻道為:
1.Tivi5 Monde,重播前述Tivi5 Monde+網路頻道節目。
2.TV5 Monde Style HD,2015年4月設立的高畫質付費時尚頻道,播送地區為亞洲太平洋區與阿拉伯區,有英文、中文與阿拉伯文字幕,節目有:時尚、奢侈品、旅遊、珠寶、飲食、鐘錶、設計、園藝、建築、文化遺產與歷史等。
在通路為王的時代,該台節目播送通路也完全配合傳播科技的發展,從早期的衛星、有線電視纜線到現代普及的網路串流節目、IP電視,均已完整建置。除此以外,也在國際知名旅館、航空公司航班、郵輪、鐵路等播送,他是唯一在紐約聯合國大廈大廳及非洲聯盟總部Addis-Abeba播送的電視頻道,也是次於MTV及CNN的全球第三大電視網。2013年開始播送高畫質節目。
該台2013年的節目可以進到全球2億4300萬個家庭,其中1億4300萬在歐洲,4070萬在亞太地區,3120萬在阿拉伯地區,1530萬在美洲地區,1150萬在非洲地區。
到了2016年的節目可以進到全球200個國家與地區2億9100萬個家庭。
收視率:一個國際性的電視頻道節目的收視率調查,涉及很複雜的技術,許多收視的國家地區並沒有收視率調查機構。2015年在法國,第五台每週觀賞人次約達5000萬人,在全球的觀眾,近年來則有顯著的成長:2014年為2億2000萬人,估計到2025年將達4藝人,2050年增長到7億人。
至於網路電視,2015年,每月平均訪客為360萬人,觀賞的節目達300萬個。
台灣在70年代研習法語或諳法語者尚不普及,民國70年才在台北舉辦第一屆法國電影節,只有中華電視台的空中教學節目有法語教學節目,一般人士除了收聽超短波國際廣播外,幾乎沒有接觸法語的機會,30年後,首先是該台亞洲台 (TV Monde Asie)在我國數位有線電視及中華電信的MOD上架,皆為免費收視頻道且附帶英文字幕,增加國人收視的普及與便利性,隨後充分掌握了網際網路與串流及節目與IP電視科技的興起,建置了多元、豐富、質佳甚至可輕易下載的播送體系,如今在台灣,法國電視節目無所不在,收視法國電視節目便利迅速,真可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可資我方借鏡。
幾個關鍵統計數字:要怎麼收成就怎麼栽
怎麼栽:在電影長片方面,聯盟每年補助80個國內的法國電影節、60個國際電影節、300名演員或導演的旅費、建構一個由800個發行商、購買法國影片的電視商、全球電影展的選片人及1200位外國記者組成的國際工作網,每年安排2500場訪問、統計法國電影在全球50個國家的放映情形及在全球30個國家200個電影頻道的播送情形。
在電影短片方面:
推薦送選5000部短片至100個國外影展參加預選,500部短片共1300個拷貝入圍全球45國的170個影展,70部短片獲得100個獎、負擔45人次的導演或製片的旅費、200部短片經過17個短片委員會的審視、補助105部短片製作字幕。
怎麼收成:經過法國外交部與駐外單位多年來的持續努力,如今使法國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出口國,捍衛了法國的多元文化並活絡了法國的經濟外交。三分之二的電影產品輸出到至少一個外國地區。平均每一天都會有至少一部的法國新片在全球電影院放映。平均每一天都會有40部的法國電影在外國電視頻道播出。
法國在4年內連續第3年在全球的法國電影觀眾超過1億人次,國外票房超過6億歐元,其中20%來自於動畫片(因為法國有全球最優之動漫學校Les Gobelins),亞州則是最大海外市場(2890萬人次,超過歐洲的2560萬人次及拉丁美洲的2230萬人次,而北美只有1540萬人次)。2015年是法國近20年來第3年的海外市場豐收年:是連續第二年法國海外觀影人數(1億6百萬)超過國內(7250萬),515部法國片在海外放映。
海外銷售排行榜:「小王子」(Le Petit Prince)的1500萬人次的觀影紀錄,是法國20年來海外賣座最佳動畫片,該片製片商因此獲「法國電影聯盟」(Unifrance)頒贈「法國電影獎」。2012年推出的「逆轉人生」(Untouchables),觀影人次逾2500萬人,為法國以外全球非英語片觀影人次最多的電影。
2015年法國、土耳其和德國合拍的劇情片「少女離家記」( Mustang),在法國國家電影與動畫中心補助與法國駐外單位的協助下,獲得美國第73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和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優先趨勢:文創產業與電影的密切關聯
數位化是未來創產業發展的關鍵。數位科技在文創作品(包含電影)的創作、生產及行銷的過程上產生了重大的變革,例如網路下載、線上音樂等,這種變化不管在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由於寬頻網路與手機的普遍使用,使文創作品與電影更容易與更深入消費者。
由於法國外交部對文創產業的重視,在結合相關機構與業者的合作下,外交部有兩項目標須達成:
1.開發多元新受眾:尤其是年輕人,而且不限於傳統的法語人士。
2.促進創作者與其產品的機動性:增進法國與國外業者的關係。
3.業者團體與法國文化協會的結合:訂定出優先的區域或優先的部門。
4.確保一個有規劃的有利文創發展的環境:參與有關文化與視聽的國際談判。
網路科技如何幫助法國文化及其多元化的發展,甚至對著作權的維護等,這些都是法國外交部的優先工作,因此,法國外交部在2009年至2010年提撥350萬歐元的特別預算,用於提升法國促銷文創產業的工具及海外工作。法國創設的線上「我的法國電影節」(www.myfrenchfilmfestival.com)就是一個明顯具體例子。電影是文創產業的一環,無疑的可說是結構完整有效率的外銷文創產業。
經濟發展與影響的關鍵:法國文創產業為法國帶來龐大的收入,同時也幫助觀光業的發展與提高法國大學的吸引力。法國政府結合業者,透過法國文化協會及法國電影聯盟等機構,支持文化產品與服務業的輸出。
隨著法國經濟外交與影響力的增長,文化與創意產業在傳播法國創意產業與扶持法國文化企業上卓有績效,例如法國舉辦「接觸法國」(French Touch)活動,以協調媒合文創業不同的部門與業者,共同合作,以增進法國文創產業在國際的競爭力與能見度。
法國文化與創意產業可稱是法國經濟的領頭羊,產值高達836億歐元,占法國國內生產毛額的3%,創造國內間接產值325億歐元,提供130萬個工作機會,是法國的關鍵產業之一,尤其是創造了超過30億歐元的外銷順差。
全球法語電影的觀眾高達1億6百萬人,法國35%的觀光客來法國是參觀文化節目,法國2013年輸出的文化產品金額為27億歐元,其中電玩居首(法國80%的電玩產品是輸出的),為9億4000萬歐元,次為書籍,8億2700萬歐元,第三位為新聞,3億6700萬歐元。其他外銷產業有: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廣播、電視、電影、時尚、設計、藝術與奢侈業。
法國廣電媒體在國際的發展
主要是協助法國公、民營媒體進入國際市場,其中國營「第五國際電視台」(TV5 Monde)、「法國24台」新聞專業台(France 24)、「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adio France International 簡稱RFI)及「蒙地卡羅國際電台」(Monte Calo Doualiya)優先,對全球或地區廣播。
1990年代,法國有感於國際新聞市場一向由英語系媒體主導,如美國的CNN、英國的 BBC World News ,甚至阿拉伯世界也設立了展現自己觀點的Al Jazeer衛星電視頻道,認為法國媒體的國際播送工作不僅是一個向國際宣揚法國文化的平台,也應該是發展法國影響力的地緣戰略關鍵,因此在對外媒體工作上需要一個統一的政策與行政指導,以協調法國所有向國際播送節目的國營媒體並提供資源、加強其工作能力,於是於2007年由法國薩柯奇總統(Nicola Sarkozy)指派他的視聽與外交顧問研擬方案,遂於2008年4月4日成立控股公司SNCF-A2,後來改稱為法國國外影視公司( Audiovisuel extérieur de la France簡稱 AEF),2013年6月27日又改為法國世界媒體公司(France Media Monde簡稱 FMM),目的是為了督導與協調法國國營廣播與電視公司在國際播送的活動,督導的對象為:法國24新聞專業頻道(France 24)、蒙地卡羅國際廣播電台(Monte Carlo Doualiya)、第五國際電視台(TV5 Monde)及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adio France internationale 簡稱RFI)
法國世界媒體公司為100%法國政府持股,15名董事,包括1名主席、5名國家代表、2名國會代表、2名人事代表及5名高等視聽委員會(CSA)代表。
預算:2014年為2億4930萬歐元(如以1歐元換算34元台幣,則為847億6200萬元台幣,按,我文化部105年度預算為101億5690萬元台幣,我公共電視台的國家預算則僅為9億元台幣),工作人員為1714人,其中1015人為記者,699人為技術與行政人員。
該公司由三個單位組成:
1.法國24新聞專業頻道:全天候持續播出的新聞專業頻道,有法語、西班牙語及阿拉伯語三個頻道,是法國第一家新聞專業全國電視頻道,可在有線、衛星及網路、手機收視。
2.蒙地卡羅國際廣播電台:以阿拉伯語播出的法國廣播電台,以網路及手機收聽,網址為:mc-doualiya.com.
3.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每日24小時以法語及12國語言播送即時新聞、專題報導及各類性質節目(電影、藝術、文化、科技、政治、環保、社會等)。
該公司也持有第五國際電視台(TV5 Monde)12.64%的股份,該台其他股份持有人為法國公部門、比利時、加拿大與瑞士等法語國。
該公司也設立網路電視台,如:France TV Pluzz:透過網路及手機,均可在全球各地收視法國國營電視台各頻道800多個節目,尤其是新聞時事、文化專題報導或娛樂綜藝節目,網址為:pluzz.francetv.fr。
France TV Info :法國網路電視新聞台:持續而現場同步的新聞,可從網路、手機、平板或家用電視,收視法國國營電視台每天6節新聞及9個主要新聞專題節目,網址:francetvinfo.fr
第五國際電視台(TV5Monde),全面綜合性及全球性的電視媒體:由於該台持續的播出電影與紀錄片及相關節目,對推廣電影深具影響力與重要性,故特別介紹如後。
該台的設立宗旨為:作為全球法語人的櫥窗、推廣多元文化、促進各法語國間的節目交流與法語節目的外銷、加強法語電影與法語電視節目的創製。
它是一個綜合性電視台,播送影片、電視電影、影集、紀錄片、新聞時事特別報導、綜藝娛樂節目、文化、音樂、運動、青少年節目,有些節目是自製,有些是外購,或者是重播結盟電視台的節目。
劇情片與紀錄片:每年播出250部影片、知名作者影片及200部影集及電視電影。有些影片是合製作品並得獎,該台也與許多影展單位合作,例如Namur法語電影節、安古蘭國際動漫節、La Rochelle 電視劇情片節等。每年播送300部有關各種不同主題的紀錄片:歷史、社會、文化、自然、藝術家特寫,線上訂閱(VOD)片庫有550部影片與3000部紀錄片。
新聞節目:每天播出10段新聞快訊、6段新聞報導節目、並轉播聯盟電視台的新聞報導節目:法國第二台(France 2)的晚間8時新聞、比利時法語電視台(RTBF)的下午1時新聞、瑞士電視台(RTS)晚間7時半新聞及加拿大廣播電視台(Radio-Canada)晚間10時新聞。每晚播出新聞時事報導、邀請有關文化、經濟或科技方面的專家討論或訪問。自製有關非洲、歐洲、阿拉伯及國際專題時事報導並轉播其他結盟電視台的專輯報導。
資本與預算:資本都來自於法國國營電視台與全球5個法語國的公部門,2013年的分配如下:法國國營電視台佔49%,法國世界媒體公司(France Média Monde)12,64%,法德Arté電視台的法國部門3,29%,法國國家視聽研究中心(INA)1,74%,瑞士11,11%,比利時11,11%,加拿大6,67%,魁北克電視台4,44%。
工作預算皆來自於法語股東國家的公務預算,例如2014年總預算為1億889萬歐元(台幣37億226萬元,我公共電視台的4倍),法國負擔高達70%的7623萬歐元(台幣25億9182萬元)的預算,比利時與瑞士各分攤7%的預算,加拿大4%,魁北克3%。
員額:2015年的員工人數為400人,其中65人為記者,十餘人為按件計酬臨時人員。
全球發展狀況:第五台在全球的發展是逐步漸進式的,首創台第五國際電視台歐洲台(TV5 Monde Europe)設立於1984年,附帶德文、英文、西班牙文、荷蘭文、羅馬尼亞文、俄文及法文等字幕。從1984年到2015年的31年間,在全球各地區共設立了8個不同語言的頻道,分別如下:
加拿大魁北克第五電視台(TV5 Québec Canada)設立於1988年,2.1992年設拉丁美洲台TV5 MONDE Amérique Latine,3.1996年設亞洲台(TV Monde Asie),播送地區為亞洲與太平洋地區,英文及越南文字幕、4.1988年分別設立美國台(TV5 Monde Etats-Unis)與5.北非中東台(TV5 Monde Maghreb-Orient),6.1999年設立瑞士法語台(TV5 Monde France Belgique Suisse)、7.2009年設立太平洋台 (TV5 Monde Pacifique),播送地區為遠東及大洋洲,字幕有英文、日文及韓文。8.2015年設立巴西台 (TV5 Monde Brésil)。
網路與多元通路的建置:隨著網際網路與寬頻的普及,第五電視國際台網路版(TV5Monde+)同樣可在網路及平板收看,網址為:tv5mondeplus.com。官網可以觀賞網路串流節目或訂閱片庫中的節目,或點選觀賞該台其他網路電視頻道或專業頻道。
該台另外播送3個網路頻道與2個專業頻道:
3個網路頻道為:
1.Tivi5 Monde+,2009年開播,以青少年及教育為主。內容為動漫、娛樂、教育及新聞等,針對3至12歲法與兒童設立的網路教育電台,法語國以外的全球地區均可從網路免費收視,網址為:tivi5mondeplus.com。
2.TV5 Monde+ Afrique,2010年開播,對象為非洲,內容含電影、新聞 、紀錄片等綜合性電視台。網址為:tv5mondeplusafrique.com
3.TV5 Monde Info,24小時連續性新聞專業台。
2個專業頻道為:
1.Tivi5 Monde,重播前述Tivi5 Monde+網路頻道節目。
2.TV5 Monde Style HD,2015年4月設立的高畫質付費時尚頻道,播送地區為亞洲太平洋區與阿拉伯區,有英文、中文與阿拉伯文字幕,節目有:時尚、奢侈品、旅遊、珠寶、飲食、鐘錶、設計、園藝、建築、文化遺產與歷史等。
在通路為王的時代,該台節目播送通路也完全配合傳播科技的發展,從早期的衛星、有線電視纜線到現代普及的網路串流節目、IP電視,均已完整建置。除此以外,也在國際知名旅館、航空公司航班、郵輪、鐵路等播送,他是唯一在紐約聯合國大廈大廳及非洲聯盟總部Addis-Abeba播送的電視頻道,也是次於MTV及CNN的全球第三大電視網。2013年開始播送高畫質節目。
該台2013年的節目可以進到全球2億4300萬個家庭,其中1億4300萬在歐洲,4070萬在亞太地區,3120萬在阿拉伯地區,1530萬在美洲地區,1150萬在非洲地區。
到了2016年的節目可以進到全球200個國家與地區2億9100萬個家庭。
收視率:一個國際性的電視頻道節目的收視率調查,涉及很複雜的技術,許多收視的國家地區並沒有收視率調查機構。2015年在法國,第五台每週觀賞人次約達5000萬人,在全球的觀眾,近年來則有顯著的成長:2014年為2億2000萬人,估計到2025年將達4藝人,2050年增長到7億人。
至於網路電視,2015年,每月平均訪客為360萬人,觀賞的節目達300萬個。
台灣在70年代研習法語或諳法語者尚不普及,民國70年才在台北舉辦第一屆法國電影節,只有中華電視台的空中教學節目有法語教學節目,一般人士除了收聽超短波國際廣播外,幾乎沒有接觸法語的機會,30年後,首先是該台亞洲台 (TV Monde Asie)在我國數位有線電視及中華電信的MOD上架,皆為免費收視頻道且附帶英文字幕,增加國人收視的普及與便利性,隨後充分掌握了網際網路與串流及節目與IP電視科技的興起,建置了多元、豐富、質佳甚至可輕易下載的播送體系,如今在台灣,法國電視節目無所不在,收視法國電視節目便利迅速,真可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可資我方借鏡。
作者:董竹英,前駐法國新聞秘書、前駐塞內加爾新聞參事、前文化部副司長、前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主任秘書
本文受著作權及智財法保護,不得任意轉載與刊用,如需使用則需取得本社同意並註明出處。
本文受著作權及智財法保護,不得任意轉載與刊用,如需使用則需取得本社同意並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