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世界智慧財產權日
產官學共聚一堂熱烈響應
台灣電影文創協會理事長陳志寬 登高一呼
採訪/張嵐穎
為迎接2017年4月26日世界智慧財產權日,呼應今年活動主題為「創新改變生活」(Innovation -Improving Lives)。
【主辦單位】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美國在台協會、台灣電影文創產業協會與社團法人中華音樂著作權協會共同主辦「數位時代智慧財產權對創新與智慧產業之影響」座談會,結合【協辦單位】美國電影協會、台北市電影委員會與威秀影城共襄盛舉,由台灣電影文創產業協會陳志寬理事長擔任引言人,今日參與貴賓包括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洪淑敏局長、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許淑萍副局長、美國在台協會:洪士杰(Mr. Jeffrey D. Horwitz)經濟組組長、社團法人中華音樂著作權協會:李念和董事長與美國電影協會:蘇麥克(Mr. Michael Schlesinger)副總裁、文化部:田又安參事、香港國際影視協會:何偉雄常務董事、台灣出版事業基金會:李瑞斌執行長等重量級貴賓參與,活動主軸聚焦在數位時代訊息與新媒體快速變遷,創新對智慧財產權與智慧產業之影響因應。
為了讓國人瞭解智慧財產權(專利、商標、設計、著作權)等無形資產在鼓勵創新和創造力方面的作用,本次活動將探討世界上創新如何改善我們的生活,以及新的想法如何幫助應對共同的全球挑戰,活動邀請電影界:台北市電影委員會饒紫娟總監、資訊界:資策會智通所:陳護木技術總監、音樂界:嚴云農先生與新創產業:林貝克導演,透過專家創新思維觀點,以服務主導邏輯替台灣產業灌入新知識結合彼此專長與國際接軌,並將研究知識產權制度吸引創投獎勵思維創新者,鼓勵創造與支持社會創新運動。
新創產業與智慧財產以創意為核心價值,從品牌經營著手聚焦利基市場,擺脫代工宿命,將「研發費用」轉成為「智慧財產」再成為新創公司的「股本股利」產出「知識價值經濟」,以便明天的創新者可以利用當今的新技術與台灣未來創新的能量與國際接軌讓相關產業蓬勃發展,建立正確的保護智慧財產權觀念及優質的保護環境,吸引台灣產業持續投資研發創新提升產業競爭力。
新創產業與智慧財產以創意為核心價值,從品牌經營著手聚焦利基市場,擺脫代工宿命,將「研發費用」轉成為「智慧財產」再成為新創公司的「股本股利」產出「知識價值經濟」,以便明天的創新者可以利用當今的新技術與台灣未來創新的能量與國際接軌讓相關產業蓬勃發展,建立正確的保護智慧財產權觀念及優質的保護環境,吸引台灣產業持續投資研發創新提升產業競爭力。
漳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強化文化產業 加快轉型升級
致力打造廈門灣文創新地標
辛澎祥 漳州採訪報導
自1992年創辦以來,漳州開發區以港口建設為龍頭,形成了以臨港工業和港航物流為主導的產業格局。在經濟新常態下,漳州開發區立足當前產業趨勢和區域環境,在對25年開發建設經驗總結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優勢,加快實施“退二進三”,將文化旅遊業確立為未來重點發展的“五大百億產業”之一,積極培育扶持文化旅遊和影視產業發展,創造文化品牌,增強文化發展活力,加快從工業園區向產業新城轉型,一個宜居宜業的濱海新市鎮正加速崛起。
3月17日,由漳州開發區宣傳部主辦的“魅力廈門灣”微電影大賽圓滿落幕。活動歷時4個月,吸引了福建、浙江、廣西、內蒙古等全國十幾個省市自治區的創作團隊參與,共收到劇本作品89部,評出獲獎影片25部。這是漳州開發區通過文化“軟實力”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展現了漳州開發區文化旅遊和影視文化的巨大潛力。
探索:破題突圍 文化旅遊加速興起
漳州開發區山多地少,原始地貌中山地、海域共占90%,可供開發的土地大都靠挖山填海造地形成。建區25年來,漳州開發區通過移山填海,招商引資,初步發展形成交通機械製造、金屬製品加工、糧油食品加工三大臨港產業。隨著開發建設的加快,土地資源短缺問題也越來越突出。特別是近年來,在國家去產能和經濟轉型步伐加快的背景下,面對傳統產業增長乏力、工業用地不足、發展空間局促的現狀,漳州開發區原有產業結構迫切需要進行調整。
在對發展形勢和自身特點進行審慎考量和論證的基礎上,漳州開發區提出“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思路,加快從工業區開發向濱海城市綜合開發轉型,重點扶持少占地、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產業,將綠色低碳的文化旅遊業作為“興產業、聚人氣”的首選。
漳州開發區山海資源特色優勢明顯,“一島一岸三海八園十二景”城市風貌極富特色:有風光旖旎的2.1公里濱海岸線黃金海岸、滄桑百年的海防古跡南炮臺、異域風情的卡達凱斯小鎮等景觀,還有800畝清幽靜雅的南太武山地生態園、花海與萌寵齊聚的龍湖歡樂穀等景點,以及國務院批准的首例經營性用海專案、以“時尚、生命—歡樂、健康”為主題的國際高端休閒度假目的地、生態型人工島——雙魚島。
2011年以來,漳州開發區完善組織機構,先後成立文化體育發展委員會、文化與旅遊發展局;通過組織國際風箏節、恐龍主題展等各類節慶活動,並結合地方特色持續打造楊梅節、音樂節、古堡音樂會等文化品牌,服務聚人氣目標。還先後出臺加快旅遊產業發展的意見和促進旅行社發展、文化產業發展等扶持配套政策,為文化旅遊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近年來,漳州開發區旅遊業持續升溫,2015年接待入區遊客86萬人次,增長115%;2016年全年入區遊客達151萬人次,增長78%。同時推動了區內酒店、餐飲、房地產等相關行業的增長。漳州開發區正逐漸成為周邊乃至省內自駕遊、親子休閒遊的重要目的地。
多彩的文化旅遊活動,不僅收穫可觀人氣,帶來直觀經濟效益,更使漳州開發區獲得了社會認可,贏得業界“點贊”。2016年漳州開發區憑藉推動全域旅遊示範目的地最具開發投資價值,成功入選“最美中國榜”,楊梅文化節入選“最美中國榜”首批最具影響力特色節慶,“多彩漳州港”正逐漸成為閩南地區乃至福建省旅遊的一張新名片。
發力:投石問路 影視產業應運而生
在經濟新常態下,如何更好地實現轉型發展,關鍵在於對現有資源進行重新盤整,使之重新釋放出更大的潛力。漳州開發區把“築巢引鳳”與“騰籠換鳥”結合起來,通過大力扶持文化影視產業的發展,加速引進新的產業和專案,加快提升產業發展層次。
據瞭解,與漳州開發區一水之隔的廈門市近年來憑藉優美的自然環境,東西合璧的建築風格、深厚的人文底蘊,日益成為影視取景拍攝的熱門城市,現在每年在廈門選景拍攝的影視劇超過百部。但是在攝製組看來,在廈門拍攝也面臨著環境擁擠、成本高、干擾多等不足。而漳州開發區部分原有占地多、高耗能的企業則由於國家政策調整,面臨產業轉型,原有的廠房、土地等資源迫切需要進行就地改造和重新配置,這為漳州開發區打造影視拍攝基地創造了差異化的優勢。
漳州開發區山海資源特色優勢明顯,“一島一岸三海八園十二景”城市風貌極富特色:有風光旖旎的2.1公里濱海岸線黃金海岸、滄桑百年的海防古跡南炮臺、異域風情的卡達凱斯小鎮等景觀,還有800畝清幽靜雅的南太武山地生態園、花海與萌寵齊聚的龍湖歡樂穀等景點,以及國務院批准的首例經營性用海專案、以“時尚、生命—歡樂、健康”為主題的國際高端休閒度假目的地、生態型人工島——雙魚島。
2011年以來,漳州開發區完善組織機構,先後成立文化體育發展委員會、文化與旅遊發展局;通過組織國際風箏節、恐龍主題展等各類節慶活動,並結合地方特色持續打造楊梅節、音樂節、古堡音樂會等文化品牌,服務聚人氣目標。還先後出臺加快旅遊產業發展的意見和促進旅行社發展、文化產業發展等扶持配套政策,為文化旅遊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近年來,漳州開發區旅遊業持續升溫,2015年接待入區遊客86萬人次,增長115%;2016年全年入區遊客達151萬人次,增長78%。同時推動了區內酒店、餐飲、房地產等相關行業的增長。漳州開發區正逐漸成為周邊乃至省內自駕遊、親子休閒遊的重要目的地。
多彩的文化旅遊活動,不僅收穫可觀人氣,帶來直觀經濟效益,更使漳州開發區獲得了社會認可,贏得業界“點贊”。2016年漳州開發區憑藉推動全域旅遊示範目的地最具開發投資價值,成功入選“最美中國榜”,楊梅文化節入選“最美中國榜”首批最具影響力特色節慶,“多彩漳州港”正逐漸成為閩南地區乃至福建省旅遊的一張新名片。
發力:投石問路 影視產業應運而生
在經濟新常態下,如何更好地實現轉型發展,關鍵在於對現有資源進行重新盤整,使之重新釋放出更大的潛力。漳州開發區把“築巢引鳳”與“騰籠換鳥”結合起來,通過大力扶持文化影視產業的發展,加速引進新的產業和專案,加快提升產業發展層次。
據瞭解,與漳州開發區一水之隔的廈門市近年來憑藉優美的自然環境,東西合璧的建築風格、深厚的人文底蘊,日益成為影視取景拍攝的熱門城市,現在每年在廈門選景拍攝的影視劇超過百部。但是在攝製組看來,在廈門拍攝也面臨著環境擁擠、成本高、干擾多等不足。而漳州開發區部分原有占地多、高耗能的企業則由於國家政策調整,面臨產業轉型,原有的廠房、土地等資源迫切需要進行就地改造和重新配置,這為漳州開發區打造影視拍攝基地創造了差異化的優勢。
2016年6月22日,經改造部分閒置廠房,福建最大的室內影視拍攝基地——海峽兩岸影視製作(漳州)基地一期工程8000平方米的一號棚在漳州開發區開幕,並正式投入運營。該基地由福建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與臺灣萬星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是漳州開發區實施“退二進三”優化資源的積極探索。
“漳州開發區交通十分便利,這裡空氣好,干擾少,還有美麗的沿海風光、山莊公園等眾多美景,更是天然的戶外影視拍攝絕佳地點。”福建電影製片廠總經理徐志成表示。
基地投用不到一年,已有《幸福的腳步》《我星飛揚》等多部影視劇在此開機,選擇漳州開發區為取景基地。在取得良好開局後,漳州開發區一鼓作氣簽約中國超人氣綜合主題樂園和海峽兩岸影視文創基地專案,打造以影視內容為主的兩岸文創基地。
目前國內電視劇的年總產量約400多部,其中,每年到廈門地區及周邊拍攝電影、影視劇的劇組就有近200家。據臺灣萬星傳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錦鳳透露,為發掘漳州開發區影視文化產業巨大的發展潛力,該基地已經啟動二期工程建設規劃,未來基地將再規劃開發一塊配套用地,預計2021完工。
漳州開發區在文化影視產業方面的動作引起了業界的關注,近期,央視微電影頻道多次組織人員考察漳州開發區,對漳州開發區發展文化影視產業給予了肯定,認為漳州開發區打造微電影小鎮“有基礎、有潛力”。
“漳州開發區不僅地理區位優越,風景優美,且依託於百年央企招商局和文化名城漳州,資源優勢明顯,非常適合影視產業的落地和發展。可以通過成立影視扶持基金,築巢引鳳,吸引更多的影視作品和專業人才聚集於此,助力產業發展。”福建優業組合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知名導演呂祖松表示。
“漳州開發區交通十分便利,這裡空氣好,干擾少,還有美麗的沿海風光、山莊公園等眾多美景,更是天然的戶外影視拍攝絕佳地點。”福建電影製片廠總經理徐志成表示。
基地投用不到一年,已有《幸福的腳步》《我星飛揚》等多部影視劇在此開機,選擇漳州開發區為取景基地。在取得良好開局後,漳州開發區一鼓作氣簽約中國超人氣綜合主題樂園和海峽兩岸影視文創基地專案,打造以影視內容為主的兩岸文創基地。
目前國內電視劇的年總產量約400多部,其中,每年到廈門地區及周邊拍攝電影、影視劇的劇組就有近200家。據臺灣萬星傳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錦鳳透露,為發掘漳州開發區影視文化產業巨大的發展潛力,該基地已經啟動二期工程建設規劃,未來基地將再規劃開發一塊配套用地,預計2021完工。
漳州開發區在文化影視產業方面的動作引起了業界的關注,近期,央視微電影頻道多次組織人員考察漳州開發區,對漳州開發區發展文化影視產業給予了肯定,認為漳州開發區打造微電影小鎮“有基礎、有潛力”。
“漳州開發區不僅地理區位優越,風景優美,且依託於百年央企招商局和文化名城漳州,資源優勢明顯,非常適合影視產業的落地和發展。可以通過成立影視扶持基金,築巢引鳳,吸引更多的影視作品和專業人才聚集於此,助力產業發展。”福建優業組合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知名導演呂祖松表示。
(本文作者辛澎祥為大媒體娛樂文創&產業平台總編輯)
本文受著作權及智財法保護,不得任意轉載與刊用,如需使用則需取得本社同意並註明出。對漳州開發區來說,萬星影視項目只是在推進影視文創產業的一塊投路石。隨著以漳州開發區為主要創作元素的“魅力廈門灣”微電影大賽影片在互聯網、電視等各大視頻媒體的推廣,將有效凝聚社會文化影視藝術力量的關注,整個漳州開發區的影響力也將隨之放大,漳州開發區影視文化產業的發展值得期許。
展望:築巢引鳳 文創產業大有可為
著名經濟學家厲無畏指出,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已構成經濟發展的車之雙輪、鳥之雙翼,成為調結構、促轉型、助推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近年來,倫敦、紐約、東京等大都市都結合自身特點大力扶持產業集聚和發展,產業產值占GDP比重均已超過30%。北京、深圳、杭州等國內一些發達城市也已將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下一階段促進經濟轉型的發展引擎。
近年來,漳州開發區把發展文化事業作為打造區域軟實力的抓手和文化產業培育發展的土壤,全力推進“文化強區”,斥鉅資新建文體館、金水仙大劇院、社區文體中心、光影藝術館等基礎設施,常態化組織舉辦古堡音樂會、區慶文化周等大型文化藝術活動,使廣大居民文化生活不斷豐富,文化土壤不斷得到滋養;加強文聯、文體建設,發展壯大各協會,組建社區各類文藝表演隊,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同時,出臺鼓勵政策,營造尊重人才、打造精品的良好氛圍,推動文化建設邁出新步伐,積極發揮文化軟實力對開發區轉型升級的獨特作用。
2016年5月,漳州市被列為12個全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城市之一。在廈漳同城化加速推進的大背景下,漳州開發區作為先行示範區,積極融入區域發展,加快臨港產業升級,全力推進智造,著力打造智慧汽車產業、泛資訊技術產業、文化旅遊產業、大健康產業、臨港產業“五大百億產業集群”。同時,深化戰略研究,重新定位城市功能,加快調整用地佈局,促進發展戰略更好落地實施。
去年相繼落戶的IDC中心、招科高智孵化平臺、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建設重點工程“招商局·芯雲穀”等,為文化產業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2016年9月,漳州開發區與招商局集團旗下招商局資本和福建省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福建省現代服務業產業發展基金,將在人才、智力、政策、資金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未來還將進一步探索制定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文創產業扶持政策,優化產業發展基礎。
2016年11月,東南亞文化旅遊風情街項目正式啟建,將成為國內首家集大型文藝表演、泰拳比賽、泰國風情餐廳、特色商品街和專業訓練館等多元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遊項目。今年還將投用的還有集藝術展出和文化展演功能為一體的光影藝術館。據漳州開發區文化與旅遊發展局局長黃清亮介紹,雙魚島上的奧藍圖房車營地正在增資擴建,今年還將加快推進央視微電影小鎮、華體電競、啟迪四季樂園等項目對接,“相信這些項目的落地,將開啟漳州開發區文化旅遊發展的新篇章”。
一幅文化產業藍圖正在廈門灣南岸徐徐展開。未來,這裡將成為漳州文化產業創新的“孵化器”、廈漳地區文創產業的新高地。
(本文作者辛澎祥為大媒體娛樂文創&產業平台總編輯)
本文受著作權及智財法保護,不得任意轉載與刊用,如需使用則需取得本社同意並註明出。
本文受著作權及智財法保護,不得任意轉載與刊用,如需使用則需取得本社同意並註明出。對漳州開發區來說,萬星影視項目只是在推進影視文創產業的一塊投路石。隨著以漳州開發區為主要創作元素的“魅力廈門灣”微電影大賽影片在互聯網、電視等各大視頻媒體的推廣,將有效凝聚社會文化影視藝術力量的關注,整個漳州開發區的影響力也將隨之放大,漳州開發區影視文化產業的發展值得期許。
展望:築巢引鳳 文創產業大有可為
著名經濟學家厲無畏指出,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已構成經濟發展的車之雙輪、鳥之雙翼,成為調結構、促轉型、助推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近年來,倫敦、紐約、東京等大都市都結合自身特點大力扶持產業集聚和發展,產業產值占GDP比重均已超過30%。北京、深圳、杭州等國內一些發達城市也已將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下一階段促進經濟轉型的發展引擎。
近年來,漳州開發區把發展文化事業作為打造區域軟實力的抓手和文化產業培育發展的土壤,全力推進“文化強區”,斥鉅資新建文體館、金水仙大劇院、社區文體中心、光影藝術館等基礎設施,常態化組織舉辦古堡音樂會、區慶文化周等大型文化藝術活動,使廣大居民文化生活不斷豐富,文化土壤不斷得到滋養;加強文聯、文體建設,發展壯大各協會,組建社區各類文藝表演隊,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同時,出臺鼓勵政策,營造尊重人才、打造精品的良好氛圍,推動文化建設邁出新步伐,積極發揮文化軟實力對開發區轉型升級的獨特作用。
2016年5月,漳州市被列為12個全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城市之一。在廈漳同城化加速推進的大背景下,漳州開發區作為先行示範區,積極融入區域發展,加快臨港產業升級,全力推進智造,著力打造智慧汽車產業、泛資訊技術產業、文化旅遊產業、大健康產業、臨港產業“五大百億產業集群”。同時,深化戰略研究,重新定位城市功能,加快調整用地佈局,促進發展戰略更好落地實施。
去年相繼落戶的IDC中心、招科高智孵化平臺、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建設重點工程“招商局·芯雲穀”等,為文化產業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2016年9月,漳州開發區與招商局集團旗下招商局資本和福建省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福建省現代服務業產業發展基金,將在人才、智力、政策、資金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未來還將進一步探索制定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文創產業扶持政策,優化產業發展基礎。
2016年11月,東南亞文化旅遊風情街項目正式啟建,將成為國內首家集大型文藝表演、泰拳比賽、泰國風情餐廳、特色商品街和專業訓練館等多元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遊項目。今年還將投用的還有集藝術展出和文化展演功能為一體的光影藝術館。據漳州開發區文化與旅遊發展局局長黃清亮介紹,雙魚島上的奧藍圖房車營地正在增資擴建,今年還將加快推進央視微電影小鎮、華體電競、啟迪四季樂園等項目對接,“相信這些項目的落地,將開啟漳州開發區文化旅遊發展的新篇章”。
一幅文化產業藍圖正在廈門灣南岸徐徐展開。未來,這裡將成為漳州文化產業創新的“孵化器”、廈漳地區文創產業的新高地。
(本文作者辛澎祥為大媒體娛樂文創&產業平台總編輯)
本文受著作權及智財法保護,不得任意轉載與刊用,如需使用則需取得本社同意並註明出。